〔自由時報記者陳梅英/台北報導〕世界銀行(World Bank)昨公布「2012年經商環境報告」(Doing Business),台灣在一八三個經濟體中排名二十五,比去年修正後的名次二十四名下滑一名,台灣競爭對手國韓國則首度擠進前十名;經建會主委劉憶如在立法院提到此排名成果時,表示「不令人滿意」,認為對於韓國的進步,台灣應要警惕。
去年的經商自由度拿掉台灣一向最落後的聘僱勞工項目,台灣排名因此大躍進,從四十六進步到三十三名;今年又新增台灣強項「獲得電力」指標,且去年未及納入評比的營所稅調降(從二十五%降到十七%),在併入今年計算後,讓台灣在繳納稅款項目進步十七名,但總排名卻還是掉到二十五名,不進反退。
台韓差距 由九名擴大至十七名
劉憶如對此結果憂心忡忡,因為不只跟自己比沒進步,一向被我國視為貿易競爭對手的韓國,這幾年來卻進步神速。
去年韓國總排名十五,台灣落後九名;今年韓國擠進前十,來到第八,台、韓差距擴大至十七名;連去年與台灣相當的馬來西亞,今年都領先台灣七名。
檢討落後的關鍵因素,劉憶如認為是法規鬆綁腳步不夠快,比如去年就提出的動產擔保法,現在還是沒過,而這正是馬來西亞排名進步的重要原因。
另,韓國已和美國、歐洲簽訂自由貿易協定(FTA),這是經商環境中很重要的「跨境貿易」,國際企業會因此選擇韓國廠商為策略夥伴,因為可以做國際布局,台灣雖然與新加坡也談了好一陣子,但步調還是慢。
劉憶如認為,台灣在投資障礙的部份,限制較鄰近國家多,應彙整可鬆綁項目並排出時間表;而台灣最大問題還是在於土地與人才取得,一方面是從外國引進的人才,一方面是台灣人才被大量挖角的問題,如何留下人才的問題,非常迫切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