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時報【鄭閔聲/台北報導】
內政部公布九十八年死亡率統計,調查顯示,十五歲以上各年齡層有配偶者死亡率皆最低,其中三十到四十四歲離婚者死亡率最高,四十五歲以上各年齡層則以未婚者死亡率最高。
中國時報【鄭閔聲/台北報導】
內政部公布九十八年死亡率統計,調查顯示,十五歲以上各年齡層有配偶者死亡率皆最低,其中三十到四十四歲離婚者死亡率最高,四十五歲以上各年齡層則以未婚者死亡率最高。
許多上班族為了提神,每天都會喝茶或咖啡,不過愛喝茶或咖啡的人,接下來聽到這份最新的研究報告,可能會覺得很開心。因為根據荷蘭醫學研究報告指出,天天喝茶或咖啡的人,罹患心臟病的機率少了45%,而在各種茶中,又以綠茶護心效果最好。但醫師也提醒,茶和咖啡裡頭的咖啡因,如果過量,還是會有心悸、焦慮等副作用,一天最好不要喝超過600c.c.。
香濃咖啡,有的上班族為了提神,一天得喝上好幾杯,但大家可能不知道,咖啡和茶裡頭的抗氧化劑,可以預防心臟疾病。臺安預防醫學事業部營養師余依晏:「茶和咖啡,它裡面含有多酚類還有類黃酮素,那這兩個都是具有抗氧化力的一個營養素,的確它對心血管是有保護力。」
中國時報【實習編譯林力敏/綜合報導】
英國衛生保護局(HPA)研究指出,汽車擋風玻璃噴洗器中的雨刷水容易暗藏病菌,英格蘭與威爾斯去年罹患「退伍軍人症」的病患,就有兩成可能是因為孳菌的雨刷水而遭感染。該局呼籲水中添加雨刷精等清洗溶劑,藉以殺光細菌,降低罹病風險。
英國研究人員發現,職業駕駛感染退伍軍人症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出五倍,HPA遂決定以問卷訪問病患,找出原因。結果顯示,長途駕車、愛開車窗、駕駛貨車以及時常經過工業區等情況,皆會提高患病機率,然而「未在雨刷水中添加雨刷精」卻是致病主因。
不流通的溫水易孳生退伍軍人菌,而HPA的研究指出,每五輛未加雨刷精的汽車就有一輛暗藏這種病菌,但是添加雨刷精的車輛卻完全不帶病菌。英格蘭與威爾斯去年有三百四十五件退伍軍人症病例,其中高達兩成可能是因為孳菌的雨刷水而遭感染。本研究刊登於《歐洲流行病學期刊》。
新聞來源: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100615/4/27hks.html
(路透芝加哥13日電)美國研究員今天表示,1種廣泛使用的降血壓藥物,可能略為提高罹患癌症的風險,並呼籲美國管制當局深入研究。
他們表示,針對此類稱為血管升壓素受器阻斷劑(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)的藥,分析現有資料顯示,服用該藥病患4年來被診斷出新癌症的機率,比未服用該藥的人高出1.2%。
86%參與這項試驗的病患,服用德國百靈佳藥廠(Boehringer Ingelheim)研發的telmisartan。該藥以必康平錠(Micardis)之名販售,每年銷量逾15億美元。
克里夫蘭凱斯西儲大學(Case Western ReserveUniversity)西帕伊(Ilke Sipahi)醫師和同事在「刺胳針腫瘤學」(Lancet Oncology)期刊中寫道:「罹患新癌症的風險增加幅度雖不大,卻相當重要。」
研究資料尚不足以明確指出,是此種類單一藥物提高風險,或是所有此類藥物引發所謂的同類效應(class effect)。
克里夫蘭醫院(Cleveland Clinic)心臟病學家尼森(Steven Nissen)醫師在評論中表示,這項發現「令人不安且具爭議性,向從業人員與管制當局提出有關藥物安全的關鍵問題」。中央社(翻譯)
新聞來源: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100614/16/27gg6.html
吃過多保健食品,小心沒保住健康反而吃出問題!基隆市一位50多歲的女直銷商每天吃自家賣的各種不同保健食品,一吃就是數年,最近突然爆發藥物性肝炎,不幸身亡。對此,醫生認為,可能是因為她吃了過多的保健食品,與造成「交互作用」有關。
「沒病強身,多吃多補」,很多民眾總抱著這樣的觀念吃保健食品,於是各種顏色的小丸子就一起吞下肚,但是這樣的做法卻害死了人。一名「鑽石級」女直銷商日前全身黃疸、肝急速衰竭送醫,全身凝血功能喪失,送醫10天後死亡。
中國時報【黃天如/台北報導】
醫學中心一床難求常招民怨,而據衛生署調查,部分醫學中心收治急重症患者比例明顯偏低。衛生署長楊志良昨日氣憤表示,醫學中心不能老是看感冒、開痔瘡,他甚至撂下重話,「這些醫院根本沒有資格成為醫學中心!」
炒菜加蒜頭,也可以增加健康嗎?台北醫學院動物研究發現,蒜頭油可以釋出抗氧化物質,不管是油炸還是熱炒,只要少許蒜頭油,可以降低膽固醇,達到保護肝臟效果。
蒜頭爆香可不是只有增加風味而已,現在還能顧健康,台北醫學大學研究發現,在動物實驗中,蒜頭油可以降低3成的膽固醇以及4成的三酸甘油脂保護肝臟,做法是準備1比1的蒜頭以及食用油,將蒜頭剁碎微波加熱,淋上180度的熱油放置半小時。
現代人生活忙碌緊張,三餐老是在外,青菜、水果吃的不夠,便秘已經成為許多上班族說不出口的共同秘密,尤其習慣性宿便怎麼辦?可別傻傻以為,光靠通便劑、瀉藥、灌腸劑三天兩頭「輕鬆」一下就夠了,中醫提醒,排便不排毒,長期下來恐怕會導致更嚴重的慢性肝病。
便秘是很多人的痛苦,有的是偶爾便秘,有的人則常常是幾天才排便一次,無論是哪一種,在中醫看來通通要不得。尤其如果你是習慣性便秘患者,中醫師李深浦建議,使用通便劑、軟便劑時不妨多留意一下,聞聞看排出來的糞便味道惡臭不惡臭?如果不臭,就可得要當心了!因為這可代表著你的身體只有排出糞便、卻沒有同時排出身體代謝的毒素。
中國時報【三軍總醫院骨科部主任林柳池:】
保骨本不只要補鈣,更要靠運動!但挑錯運動或運動過頭,當心保骨不成反傷筋骨,尤其是女性。據統計,因身體結構大不同,女性運動傷害機率足足是男性好幾倍。
「醫生,停經後可以練瑜伽嗎?」「醫生,關節炎可以跑步嗎?」三軍總醫院骨科部主任林柳池幾乎天天都得回答病患這類問題。
運動很好!但林柳池強調,運動對了才能增進健康,要不,只會換來一身運動傷害,尤其女性骨盆較男性寬大,跑步搖晃造成的衝擊大,常常跑個半小時下來,肌腱韌帶就易受傷發炎。
運動前一定要先做體能評估,尤其是年過四十、有糖尿病、高膽固醇、過重肥胖等族群,都要量力而為,找對運動下手,才能防止運動傷害。
林柳池建議,很多人喜歡慢跑,但跑步時每步伐得承受三至四倍體重衝擊,一定要慎選具避震效果的跑步鞋,最好挑選紅土、PE等彈性路面,避開草地、水泥地及上坡路,才能預防膝關節痛、骨腱炎、足底肌腱炎等常見傷痛。
尤其運動要規律、要適度,林柳池強調,短期間運動頻率不要忽然增加太多,運動時間不要突然增加太長,運動強度不要太強。從事任何種運動前,一定要做足夠伸展拉筋運動、暖身運動,運動後更要有緩和運動,以加強乳酸清除,舒緩肌肉酸痛。
新聞來源: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100603/4/26rxv.html
〔記者王昶閔、王孟倫/台北報導〕繼菸品加徵健康捐後,未來買酒可能也得多付一筆健康捐!衛生署正草擬「酒品危害防制法」,透過限制酒品行銷、開徵酒品健康捐等方式,減少日益嚴重的酗酒所造成的健康與社會層面的危害。
楊志良:凝聚社會共識再推行
對於開徵酒品健康捐進行酒害防制工作,衛生署長楊志良昨在立法院表態贊成,但他指出,菸與酒不同,菸一點都不該抽、完全沒有好處,而社會上對適量飲酒已有接受度,徵收酒捐較菸捐複雜,須多凝聚社會共識再推行。
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院長陳喬琪表示,國內酒癮盛行率逐年增加,推估漢人約五到十%、原住民約二十五%,比率不低。過量飲酒可能導致肝硬化、胃潰瘍、糖尿病、酒精性妄想症等急慢性疾病,還會引發包括滋事、暴力、性侵、失態、失業等家庭與酒後駕車等社會問題。
世界衛生大會(WHA)日前通過「酒害防制策略」決議,國健局局長邱淑媞在會中發言指出,台灣將參考世衛策略,比照菸害防制法研擬酒害防制法,加強酒癮戒治服務、健康警語標示,並研擬徵收酒品健康捐的可行性。
邱淑媞昨表示,世衛指出,增加酒品售價確實可有效減少酗酒所造成的危害,這也是國際趨勢,手段包括增加酒稅、徵收酒品健康捐、訂定最低售價等,但須同時建立良好的產製輸入管理追蹤制度,以遏止私劣酒及逃漏稅。
根據世衛調查顯示,全球約三分之一國家透過以價制量,抑制酒品消費。法國針對烈酒額外課稅,做為健康醫療基金;德國按酒精濃度課徵附加稅,供聯邦成癮防治中心做為健康宣導用途;泰國將二%酒貨物稅指定用於泰國健康照護基金會的酒害宣導;韓國針對酒類飲料課附加捐,指定用於提升教育體系。
國健局已委託財稅學者,針對酒品健康捐開徵的可行性與影響層面進行評估,並比較各國相關制度,針對課徵範圍、捐稅稅率、稽徵程序探討,同時評估對國內相關產業、消費者與總體經濟的衝擊。
日前有立委提案鎖定國內烈酒課捐,但經國稅局與國貿局討論後,認為進口洋酒的酒精濃度普遍較國內酒品高,易形成貿易障礙,在現行菸酒稅法架構下,開徵健康捐較為可行。
開徵或直接加稅 待政院裁示
目前「菸酒稅法」依酒品種類、重量與酒精濃度而有不同稅額。針對「釀造酒類」的啤酒,每公升徵稅二十六元,其他釀造酒每公升按酒精成分每度徵稅七元;「蒸餾酒類」則是每公升按酒精成分每度徵稅二.五元;「再製酒類」的酒精成分以容量計算,超過二十%者,每公升徵稅一百八十五元,二十%以下者,按酒精成分每度徵稅七元;「料理酒」則每公升徵稅九元。
邱淑媞表示,是否開徵酒捐或直接加稅,尚待行政院裁示,此項立法無時間表,須聽取各界意見。
聽到可能開徵酒品健康捐,許多不喝酒的民眾表示支持,不過有家庭主婦則擔心做菜用的料理米酒會因而漲價;國內外酒商則持保留態度,認為勢必會引發很大的爭議。例如米酒是民生用酒、啤酒為低酒精,要以什麼為課徵標準?另外,開徵酒捐,等於消費者得多付一筆錢,「除非社會有共識,否則一定引起很大反彈!」
新聞來源: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100601/78/26nea.html
很名人都吃地瓜來養生,而根據中研院最新的研究報告指出,地瓜可能具有保肝、止痛與消炎功效,關鍵就在於地瓜裡頭,含有「胰蛋白抑制因子」成分。不過,營養師認為還沒有正式經過人體實驗,因此語多保留,而且地瓜雖然很營養,但是,吃太多不僅會引發脹氣,還有可能會變胖。
營養師蘇湘雯:「你只要把皮洗乾淨,可是有些人可能會覺得,它(皮)有點澀澀苦苦的,不敢吃,那也無所謂,但是我覺得皮也是可以吃的。」
不要再有頭痛醫頭、腳痛醫腳的錯誤觀念了!頭痛不一定是頭部出問題,光是吃止痛藥,不見得有效,其實許多長期無法治癒的頭痛與頸椎有很大的關係,如果常出現噁心、嘔吐、頭暈、畏光、畏聲、吞嚥困難、同側眼睛視力模糊等症狀,就要懷疑可能罹患容易被忽略的「頸因性頭痛」。
林口長庚醫院復健科洪家佩醫師表示,流行病學的統計上,頸因性頭痛約占總人口之0.4至2.5%,由於其症狀惱人,在疼痛門診中有20%的頭痛是因為頸因性頭痛前去求診,是影響日常生活功能最多的一種頭痛,平均好發年齡為40歲左右,根據國外的統計顯示,女性為男性的四倍的好發率。
〔記者林嘉琪/台北報導〕「二到三公分的腳後跟墊符合人體工學,是讓身體最舒適的高度,若超過五公分以上,壓力全衝向足尖。」骨科醫生提醒,過度使用增高鞋墊的男性可能會出現女性高跟鞋症候群,包括大拇趾外翻、起繭、足底筋膜發炎以及膝腰背痠痛等症狀。建議不要長時間使用增高鞋墊,配合的鞋子後腳部分的包覆性也要夠。
「增高鞋墊放在鞋子裡,走路時比高跟鞋穩定。」亞東醫院骨科主治醫師釋高上表示,使用增高鞋或增高鞋墊對足部造成的壓力就好像穿高跟鞋,一樣會對下半身造成壓力,增高鞋墊更因為放置鞋內,不夠透氣,可能引發皮膚問題。
長庚醫院骨科主治醫師陳永仁表示,高跟鞋症候群的患者包括服務業人員、空姐和櫃姐及表演者等,這些工作者因為衣著規定,常常「穿很高、痛很大」。
陳永仁說,足部登上高跟鞋或增高鞋墊時,前後腳掌的高低距離拉開,後腳跟墊高,以前掌支撐全身重量,身體會前傾,膝蓋因此打直,才能把身體回拉,這時屁股翹出,就成了前凸後翹、性感迷人的「女性S曲線」,不過身體重量全落在腳尖,後膝窩和腰部受力很大。
「穿不穿得住高跟鞋,跟訓練及習慣有關。」但是一旦穿上高跟鞋,為讓足部適應,身體其他部分其實已經犧牲,讓膝、腰、背等代價來換取穿得住高跟鞋。
釋高上表示,根據運動力學,足部在接觸地面時會先內旋,在腳掌全部著地後再轉而外旋,這樣動作一再反覆,會讓原本輕微的生理缺陷,變得更為顯著,建議足踝受傷等有腳部問題的患者,不要過度使用增高鞋墊以免造成足部負擔。
新聞來源: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100517/78/25sac.html
晚上睡覺前,很多人都習慣看個電視、上上網。不過,最新研究指出,如果睡前看電視、使用筆記型電腦,或智慧型手機等產品,可能會讓您睡不好。醫師說,因為筆電發出的藍光,可能會抑制大腦分泌會和影響生理時鐘,導致失眠。
回到家很多人習慣都是打開電腦上個網,再準備睡覺,甚至有人在睡前乾脆把筆電拿到床上使用,等到真的要睡覺時,卻翻來覆去,睡不著。醫師提醒,這樣的行為,可能會導致睡眠障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