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球經濟2011年如坐雲霄飛車,動盪起伏。向來是全球消費火車頭的歐美市場大熄火。國際貨幣基金(IMF)總裁拉嘉德指出:全球經濟動能得靠亞洲。
而亞洲皇冠上那顆金鑽,是從加工出口崛起的「四小龍」:新加坡、香港、韓國、台灣,如今是IMF眼中的「新工業四強」(NIE4)。30年來,四小龍從相似的起跑點出發,各自走上不同的發展路,也為自己的抉擇付出代價。
【 經濟優等生被逆轉 】
2004年,30年來人均GDP排名總是穩定呈現「港、星、台、韓」順位,卻在那年出現黃金交叉。發展金融、貿易服務路數相近的「星港組」,新加坡以連年全球第1的經商環境、政府效能,超越香港,成為四小龍之首。
製造業奠基國家成長的「台韓組」,在韓國走出97金融風暴,官企一體衝出口成長率,超越了台灣。更從此把台灣甩在腦後,甚至成為全球10大貿易國,快速往先進國家俱樂部邁進。還率先宣稱自己不再是「小」龍。
90年代以來,台灣奇蹟開始變調。台灣曾經是全球經濟的優等生,卻在成為新興工業國家的轉型中,腳步慢了下來。
【 台灣平均月薪最低、稅率最高 】
根據台灣主計處調查,台灣2010年工業及服務業平均薪資為44,430元,新加坡為4,089新幣,韓國為281萬6千韓圜,香港為12,738港幣,若換算為美元比較,台灣的平均月薪在四小龍中墊底。
除了平均月薪最低,根據四小龍各國統計,台灣個人所得稅為6%至40%,為四小龍之中最高,與四小龍比較,新加坡個人所得稅為3.5%至20%、韓國則是9%至21.3%,香港最低,個人所得稅介於0%至15%。
【 台灣43%人薪水低於3萬 】
有工作,不再是脫貧的保證。台灣每月月薪在2萬元以下的勞工數,長期維持在100萬人左右,月薪3萬元以下的,佔就業人口比例高達42.8%,有350萬人。
台灣缺乏優質的就業機會,讓台灣年輕人即使念到大學也一樣低薪。由於大學採取開放政策,全台大專院校爆量到170家,學歷貶值。勞委會調查,2006年到2010年,大學畢業生平均薪資年年下滑,大學畢業只有26,500元,研究所也是31,000元。起薪未達3萬的比例,從2004年25%,上升到2010年37%。
台灣雖然收入墊底,經濟轉型出現困境,但台灣仍是小龍中,最多元自由、最民主的「模範生」。未來10年,四小龍希望走向更均的國家之路,也將面臨許多重大、甚至劇烈的社會衝撞,考驗整個社會的遠見與能力。
公告版位
- Jan 05 Thu 2012 14:22
四小龍我薪資最低 稅率最高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